韩氏考

回老家后,萌发寻根问祖之心,在网上找了下资料。

韩姓渊源,最早追溯到了周武王。周武王的十代人叫韩万,韩万是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先祖。韩国的皇帝代代相传,后来传到了韩襄王。韩襄王有三个孩子,太子婴、公子咎、公子虮虱。虮虱的儿子韩信(此韩信非彼韩信)被刘邦封为韩王,韩王的孙子韩寻,由颍川迁至今河北武安县,为韩氏聚族河北之始。(via: 《山东韩氏考与桐木韩氏(河北韩氏)来源》)

山东韩氏考

山东韩氏主要有3支,一为原山东韩氏(来源未考),二为山西韩氏(明初移民而来),三为河北韩氏(明初移民而来)

河北韩氏分为昌黎韩氏和桐木韩氏两支,其中移民与山东的韩氏应为桐木韩氏。桐木韩氏即灵寿韩氏,也称为真定韩氏。桐木韩氏是两宋时期声名显赫的政治家族。从忠宪公韩亿开始崛起,门下八子名盛一时,绵延至南渡后韩元吉韩淲父子仍声名不坠,历经北宋真宗至南宋宁宗数朝,其家族绵延,根深叶茂,成员众多,灿若星辰。桐木韩氏属于颖川韩氏,因其家门前种有梧桐而得名,据说是为了和当时的另一韩姓望族,以韩琦为首的相州韩氏相区分,时人及后人,一提到梧桐树,便会和韩氏联系到一起。所谓“棠棣行中为宰相,梧桐名上识韩家”(韩氏第二代兄弟三人都曾任宰相,故有前一句)。

山东淄川韩氏来源,明初由直隶真定府枣强县移民至淄川韩家窝(今属周村区南郊镇)。韩氏在淄川传承数世后,部分韩氏族人又迁至淄川的周遍县市,今淄博、滨州、东营等市多淄川韩氏分布。

昌黎韩氏与桐木韩氏一样,也属于颍川韩氏。昌黎韩氏的始祖是后魏尚书令韩茂。韩茂之子韩均从韩姓最早的郡望颍川郡徙居河北昌黎。

姬姓韩氏起源

1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24个月,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纳4妃,生25子。元妃西陵氏之女,曰螺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累氏,又名白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生妃及夷彭;四妃曰嫫母,貌恶而德充,生苍林、万阳。其众妾之子 16人而已;已得姓者14人,为12姓。八月既望,帝在位百年崩,葬桥山,年110岁,传子玄嚣。 2世,玄嚣:名挚,黄帝次子。母螺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84年崩,寿100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生子曰娇极。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 3世,娇极:玄嚣子,未继位。生子麦嗣位,是为帝喾。 4世,帝喾:娇极子,名(俊-亻)。生而祥灵,年15,佐颛顼帝受封于辛。年30,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于帝,故号高辛氏,都于亳。帝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姜嫄,与帝礼祀上帝而生稷;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祥,孕14月,而生尧于丹陵;有娥氏女曰简狄,祈于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娥訾氏女曰常仪,生子挚。帝喾在位70年崩,年105岁,葬于顿丘。子挚嗣立。 5世,后稷:名弃,母有邵氏女,曰姜螈,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而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螈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因名为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邵,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卒,子檠玺立。 6世,檠玺:后稷子,袭父职,务稼穑。 7世,叔望:檠玺子,袭父职,务稼穑。 8世,不窟:叔望子,当夏太康政衰失国,不窟不务稼穑,遂失其官,逃窜西北戎狄间。生子曰鞠。 9世,鞠:不窟子。生子曰公刘。 10世,公刘:鞠子,虽在戎狄间,复修后稷之业。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迁国于豳,百姓怀之,多从而保焉。周道之兴,实自此始。公刘卒,子庆节立。 11世,庆节:公刘子,国于豳。庆节卒,子皇朴立。 12世,皇朴:庆节子,嗣位豳国。 13世,弗差:皇朴子,嗣位豳国。 14世,毁喻:弗差子,嗣位豳国。 15世,公非:毁喻子,嗣位豳国。 16世,辟方:公非子,嗣位豳国。 17世,高圉:辟方子,嗣位豳国。 18世,侯侔:高圉子,嗣位豳国。

19世,亚圉:侯侔子,嗣位豳国。 20世,云都:亚圉子,嗣位豳国。 21世,太公:云都子,嗣位豳国。 22世,组绀:太公子,嗣位豳国。 23世,诸益:组绀子,嗣位豳国。 24世,公叔祖:诸盩(Zhōu 音州)子,嗣位豳国。 25世,古公直父:公叔祖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因熏鬻、戎狄攻扰,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之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归古公于歧下。及其傍国,闻古公贤,亦多归之。古公有长子曰泰伯,次日虞仲;其妃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任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二人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王季。 26世,季历:古公三子,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王季卒,葬鄂县之南山,寿98岁。子昌立,是为西伯文王。 27世,文王昌:季历子,母曰太任。太任之性,诚一端庄,维德之行。及其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口不出傲言,而生文王。王生而圣瑞。及长,受殷纣命,为诸侯领袖,得专征伐,称西伯。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王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以此士多归之,诸侯响之,天下三分有其二。以服事,即位50年,被囚羡里,后6年自歧下,迁都于丰邑,7年而崩,寿97岁,谥为文王。葬雍州万年县西南28里毕原上(今陕西省咸阳西北18里处,有周文王陵)。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28世,武王发:文王太子。商纣五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西伯(文王)崩,太子发继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爽、毕公高之徒皆左右。武王率修文王绪业。时纣王无道,武王以姜尚为师,遂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孟津,诸侯咸会,陈师牧野。商纣闻武王来,亦发兵70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帅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太公卒,驰于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心。武王亟人,纣师皆倒兵,不战以归,武王驰之,纣兵皆岸畔。纣走,登鹿台自焚而死。于是诸侯尊武王为天子。十有九年十月,王有疾,后崩,寿93岁。葬雍州万年县西南28里毕原上。太子诵立,是为成王。

周武王有个幼子叫叔虞,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姓的血缘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 叔虞的儿子名燮(xie谢),燮自唐徙居晋水旁,就改称晋侯。燮生武侯,名宁旅,为三世。武侯生成侯,名服人,为四世。成侯生厉侯,名福,为五世。厉侯生靖侯,名宜臼,为六世。靖侯生厘侯,名司徒,为七世。厘侯生献侯,名籍,为八世。献侯生穆侯,名费王,为九世。穆侯生成师,封于曲沃,是为桓叔,为十世。成师之子万,即韩武子,为韩氏受姓始祖.

韩氏形成 西周晋穆侯娶齐女为妻,长子为太子“仇”,次子为“成师”。 成师生子:姬鳝,姬万。 姬鳝生子:姬称。 姬称就是晋武公。 晋武公封其叔叔姬万于韩。 姬万的曾孙姬厥以封邑名为氏,韩厥就是姬姓韩氏。

姬万之后各代简介 二世为赇伯,系韩武子所生,亦为晋国大夫。赇伯是其谥,《全唐文》载山阴进士吴畦所撰之《唐赠左散骑常侍汝南韩公神道碑》中作“遁伯”,其名则无记载。 三世为定伯简,赇伯之子。定伯是其谥,简是其名,亦为晋国大夫。 四世名舆,一作“兴”,定伯简之子。谥号则无考,亦为晋国大夫。 五世是韩厥,为舆所生,即韩献子。自韩厥开始,其事迹在史籍中有了较详细的介绍。韩厥在历史上留下的最为闪光的事迹,与传诵千古的“搜孤救孤”一事相关。据《史记·韩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掌管全国刑狱、纠察大权的司寇屠岸贾图谋作乱,以当年晋国权臣赵盾弑晋灵公,而今赵盾虽死,其子孙遍布朝廷、将要谋反为由,力主诛杀赵氏。而晋景公也担心赵氏势力过强,欲借机削弱赵氏家族。其他显族则想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都不为赵氏说情。只有时任晋司马的韩厥仗义执言,认为赵盾无罪,劝告屠岸贾罢手。屠岸贾不听,决意灭绝赵氏。韩厥无力挽回,就在暗中通报赵盾之子赵朔,劝其率族逃亡。然而赵朔却决心以举族殉难来向世人昭示赵氏的清白和无辜,他只向韩厥提出了一个请求:只要韩厥能保全赵氏的一缕血脉,死而无憾。韩厥含泪答应了。待到屠岸贾诛杀赵氏,韩厥便称疾不出。后来程婴和公孙杵臼共同救护赵氏孤儿,韩厥完全知情,却顶住压力,将这一秘密保守了整整15年。直到晋景公十七年,韩厥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晋景公乃将赵氏孤儿——赵武召回,恢复了赵氏的爵位和田邑,而且杀了屠岸贾。灭其全族。除了营救赵氏孤儿之外,韩厥还在晋景公十一年与另一将领郁克共率兵车八百乘伐齐并大获全胜,以军功升为晋国六正卿之一,号为献子。 六世为韩宣子,名起,又作“士起”,韩厥之次子。晋悼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其父韩厥告老,韩起继为正卿,不久即从韩原徙居州邑(今河南温县东北)。在此后的50多年中,韩起以此为基地,加紧发展自己的势力,并曾与赵简子一起侵伐晋国的另两个显族范氏和中行氏。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韩起卒,谥号为宣子。 七世为韩贞子,名须,一作“顷”,韩起的第五子,晋国正卿。即位后,徙居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谥号为贞子,一作“平子”。 八世为韩简子,名不信,一作“不佞”,《左传》亦作“伯音”,韩贞子之长子,晋国正卿。晋定公时,公室衰落,六卿强大,韩简子曾奉定公之命与萄栎、魏哆攻伐范氏、中行氏,晋国内乱从此不断扩大。 九世为韩庄子,名庚,韩筒子之子,晋国正卿。其时晋国六卿互相攻伐,韩、赵、魏三家日渐壮大。 十世为韩康子,名虎,韩庄子之子,晋国正卿。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韩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杀知伯,三家瓜分其地,地盘越来越大,势力也超过了晋国的国君,晋君反过来要朝觐韩、赵、魏三家了。   从“受氏十世”的延续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自韩氏的受姓始祖韩武子起,到韩康子时,韩氏的力量在一步步壮大,韩氏的势力在一步步增强,离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瓜分晋国只有一步之遥了。   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424年),韩康子死,其子启章继为晋国正卿。次年,兴师伐郑,杀郑幽公。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启章卒,谥号武子,与韩氏受姓始祖韩万的谥号相同,故在韩氏族谱中常别书“讳父康子虎”。   启章的儿子名虔,一说名“处”。虔继其父为晋国正卿后,势力浙强,与郑国屡有战事。在继立的第六年(公元前403年),韩虔和赵籍、魏斯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这是韩氏的形成、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韩虔在位九年卒,谥号为景,故称景侯。   景侯的儿子名取,一作“稚”,周安王三年(公元前399年)继位为诸侯,在位13年卒,谥号为列,史称韩列侯(亦作“韩烈侯”)。   列侯的儿子,名猷,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即位,在位期间,凭借韩氏祖辈奠定的基础,连年对外用兵,先后攻伐郑、宋、齐诸国,夺取了郑国阳城,俘虏了宋国国君,显示了韩氏的强大实力。他在位10年卒,谥号为文,史称韩文侯。   文侯的儿子,名屯蒙,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即位。就在他即位的当年,与赵、魏共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韩、赵、魏“三家分晋”。以此为标志,韩氏完成了其由形成到发展、再到勃兴的历史过程,成为战国初期的“七雄”之一。次年,韩又灭亡了郑国,并把都城迁到了郑,即今河南新郑,此后韩国因之亦称“郑国”。文侯的儿子在位6年,被其同姓贵族所杀,谥号为哀,史称韩哀侯。韩哀侯的被杀,实际上预示着韩氏在勃兴的同时,其内部已潜伏着危机。如同在陡坡上推巨石,往上提升步步艰辛,向下滑落则一泻千里。   周烈王五年(公元前371年),韩哀侯被同姓贵族韩严所杀。韩严,亦作韩山坚,他身为韩姓贵族,虽然杀了哀侯,却并没有自己夺取国君之位,而是依然立哀侯之子韩懽(一作若山)为国君,是为韩懿侯。韩严为什么杀哀侯,其结局如何,史籍中都没有记载,因而也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懿侯即位时,也正是魏惠王称雄于中原之时,内部乱象已开始萌芽的韩国,屡屡成为魏国侵伐的对象,并在与魏国的交战中屡遭败绩。懿侯在位12年。   周显王六年(公元前363年),懿侯死,其子昭侯仁敬继立。即位之初,韩国屡受秦、宋、魏等国所侵,损兵失地,丢尽颜面。直到其即位的第八年(公元前355年),申不害被任用为韩相,教以驭臣下之“术”,整治国内秩序,国势复振,各国诸侯才停止了对韩国的侵伐。可惜好景不常,韩昭侯在位时间虽长达30年,但至其晚年,随着申不害的去世,韩昭侯生活日益奢侈,不恤民困。而同时期的秦国却任用商鞅,大刀阔斧地实行变法,国力迅速强盛,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韩昭侯死,其子宣惠王韩用康继立。在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形势面前,宣惠王缺乏雄才大略,外交上忽纵忽横,曾屡败于秦;晚年又联秦击楚,典型的朝秦暮楚,致使国势日削。他在治国上缺乏才干,而在称王方面却不甘人后,即位11年即改君号为王,韩国国君称王从他开始。宣惠王在位21年卒。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宣惠王之子韩仓(一作“苍”,又作“承”)继位,是为韩襄王。襄王与其父一样,在外交上时纵时横,飘忽不定,自然也难以有大作为。襄王晚年,太子婴死,诸公子争夺太子位,导致内乱,国势又遭削弱。

韩襄王韩仓有三子:太子婴、公子咎、公子虮虱。公子咎立为厘王。 公子虮虱儿子韩信,黄帝第59世孙。因为他是韩襄王的孙子,所以被刘邦封为韩王(注,该韩信为韩王韩信非淮阴侯韩信,西汉历史上至少有3位韩信)。这位韩信的儿子是韩颓当,被封为弓高侯。韩颓当的后裔韩寻由颍川迁至今河北武安县,为韩氏聚族河北之始。

(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未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南方,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西南方”。

西汉时至少有3位韩信   一位是韩襄王韩仓三子韩虮虱的儿子韩信,黄帝第59世孙。因为他是韩襄王的孙子,所以被刘邦封为韩王。这位韩信的儿子是韩颓当,被封为弓高侯。   另一位是韩国最后一位国君韩废王韩安次子韩允的的曾孙韩信,黄帝第64世孙。汉惠帝四年庚戍岁(公元前191年)举孝廉。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因参与诛吕有功封县尹。汗文帝时封车骑都尉,后升为河江太守。这位韩信的父亲是韩骘,祖父是韩隆。其后代因韩信为官时得罪朝中权贵,改为何姓。   最后给大家介绍的是淮阴侯韩信。该韩信共有3子,韩信被杀后,其长子和三子改姓韦并逃到现在广西地区,次子改姓卓并已经朝鲜逃到日本。淮阴侯韩信的父亲为韩臣颜,祖父为韩伦。淮阴侯韩信还有一个弟弟韩柳。淮阴侯韩信共有3个儿子:长子韩天祯,次子韩天相,三子韩天保。可惜从其祖父韩伦往上的谱乘无法考证。


韩氏在此繁衍多年,明初时,有一家韩姓兄弟三人,由直隶真定府(今河北石家庄附近)枣强县移民至山东淄博的淄川韩家窝。另有故事相传,韩家窝始祖韩景文兄弟三人被征修摩天岭长堤,得知妻子刘氏去世后,孤身一人辗转来到淄川县西去10公里的叫做阿里的地方定居下来,后因韩族繁衍甚盛,遂改名为韩家窝(今属周村区南郊镇)。(via: 《走近韩家窝 》)

到淄博工作不久,就听说淄川有个韩家窝(现为周村区南郊镇),是山东韩氏一族的发源地。因着在市委《淄博工作》做编辑的关系,认识了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韩其芳老兄,就是韩家窝村人,交往甚洽。大约十年前吧,听说做过公社党委书记退休在家的韩其芳要牵头续修韩氏族谱,且去过本人的老家临朐县告老庄村寻访。老同志闲来无事写史修志的,平常事也。

2009年4月24日淄博晚报有一个叫做“人文淄博·探寻明清之际的名门望族”的栏目。这个栏目本人一直关注,居然韩氏家族也属“名门望族”而上得来。在一气读完三个整版的介绍后,不禁为之一振,哈,原来韩家窝曾有过如此之荣耀与辉煌!后来,陆续收到其芳兄送来的《淄川韩式世谱谱文选》和《孝妇河畔明清名人传》两本专著,粗读下来,对韩家窝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对其芳等老同志的老有所为亦甚是敬佩。

从韩氏起源及迁徙分布的有关资料看,在河南、陕西、山西、河北、江苏等十几个省份中,山东未列其中,说明山东非韩氏一族的主要聚集地。而民间又有“山东无二韩”的说法,即山东省韩姓绝大多数系在明朝初洪武(1368—1398)年间从河北枣强迁来。韩家窝之始祖韩景文兄弟三人被征修摩天岭长堤,得知妻子刘氏去世后,孤身一人辗转来到淄川县西去10公里的叫做阿里的地方定居下来,后因韩族繁衍甚盛,遂改名为韩家窝。

韩家窝之历史上的韩族人,甚是了得。从老祖韩景文的五世孙韩弼重视教育起聚力,七世孙们发力,先后有四个七世孙韩萃善、韩取善胞兄弟、韩浚、韩源胞兄弟考取进士,且都官居“省部级”。自此开始,科第蝉联,开创了持续百余年的韩族盛事。期间,共出进士13人,举人18人,贡生、秀才成百数。在官员中,有二品2人,三品5人,四品1人,五品2人,七品10人。著书立说方面,可搜集查找到的就达40部之多。那一时期的韩家窝,已不是什么“窝”,而是一个人才辈出、高官云集的“高地”了。

更令后人骄傲的是,为了褒扬韩家的事业功绩,有五位皇帝曾下旨敕建起五座“圣旨碑”于村中。文革期间,这些碑被推倒做了这河那沟的桥板来为人民服务,估计是有心人的一份心思,碑刻面都朝下,从而保护了碑刻字迹的清晰完整。如今这五座“圣旨碑”被重新集中立起,且成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老祖们有知,略可告慰了。当年蔚为壮观、蔚成风景的,还有那99座“高楼”。那时的楼阁盖到现在的三层楼高的样子,在一个偏僻农村地区,绝对算得上“高楼”,也绝对是一道风景。只是目前只剩2座了,还好,还有韩家后人居住。

告老庄韩族没有人持有祖宗谱牒,没法进入此次韩氏的续谱之中。但我等辈分和淄博韩姓一般无二。我还想起了一件事,就是告老庄韩姓的“昌”子辈上,忽然莫名其妙的统一为“京”字,后人们都不知其可,是不是与韩家窝的这个老祖韩景文的“景”字有关联呢?

(2012年1月10日)


另外,插一个明朝移民的事情讲讲,就是当时的“明朝大移民”。因为也有人说淄川韩姓是明朝移民时从河北枣强县来的。(via: 源流-山东韩氏考)

山东韩氏主要有3支,一为原山东韩氏(来源未考),二为山西韩氏(明初移民而来),三为河北韩氏(明初移民而来)

河北韩氏分为昌黎韩氏和桐木韩氏两支,其中移民与山东的韩氏应为桐木韩氏。桐木韩氏即灵寿韩氏,也称为真定韩氏。桐木韩氏是两宋时期声名显赫的政治家族。从忠宪公韩亿开始崛起,门下八子名盛一时,绵延至南渡后韩元吉韩淲父子仍声名不坠,历经北宋真宗至南宋宁宗数朝,其家族绵延,根深叶茂,成员众多,灿若星辰。桐木韩氏属于颖川韩氏,因其家门前种有梧桐而得名,据说是为了和当时的另一韩姓望族,以韩琦为首的相州韩氏相区分,时人及后人,一提到梧桐树,便会和韩氏联系到一起。所谓“棠棣行中为宰相,梧桐名上识韩家”(韩氏第二代兄弟三人都曾任宰相,故有前一句)。

山东淄川韩氏来源,明初由直隶真定府枣强县移民至淄川韩家窝(今属周村区南郊镇)。韩氏在淄川传承数世后,部分韩氏族人又迁至淄川的周遍县市,今淄博、滨州、东营、潍坊等市多淄川韩氏分布。

昌黎韩氏与桐木韩氏一样,也属于颍川韩氏。昌黎韩氏的始祖是后魏尚书令韩茂。韩茂之子韩均从韩姓最早的郡望颍川郡徙居河北昌黎。

还有一支,明初由云南迁来,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

韩氏始祖原籍居云南大理府云南县韩家河村人我二世 祖韩君汉由武状元封平北侯之职自洪武年间带领堂叔兄弟十九人分镇山东登州、青州、德州等处留后于世,永乐年间流军北征均得功绩。后因登、青德各州相距遥远辈行多失,因与禹城同族同修普好联字起名一世一字联字四十注自今长幼有序尊卑不忘云尔。

广、景、可、风、书

玉、明、文、吉、春

绍、华、荣、光、耀

懋、潚、振、青、云

永、忠、国、复、兴

泰、昌、克、立、君

佩、合、成、顺、德

恒、福、法、溯、钦

四十个字排完后周而复始。

现分布在胶东数十个村庄

并有后人大量搬迁到东北、内蒙等地。

此支韩姓,在胶东的人口估计有数万人或更多

在东北等地,也有数万人。

注:第四行第一字“懋”原文两个木中间是个方字查遍字典没有此字所以怀疑是原文笔误故写成“懋”字。还有最后一行倒数第二字“溯”原文是“朔”字旁是单人部首,查后也是没有故写成“溯”。


枣强县移民山东的百科摘录:

山东移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河北 枣强,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是 历城区章丘市商河县高青县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博兴县沾化县邹平县惠民县寿光市安丘市莱城区等地,即明朝济南府北部地区,以及青州府北部地区。

人们认为枣强移民的原迁出地,也是洪洞。在枣强移民中,也的确有这种历史记载。如垦利县耿家镇 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 于洪武二年(1369年)自洪洞迁枣强,同年再迁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枣强移民村落有的具体到枣强某地,如邹平县明家集镇兰芝里赵氏来自 枣强县康马庄, 沂源县 南麻镇 河北村任氏来自枣强县斑鸠峪任家庄,安丘市石堆镇 大莲池村曹氏来自枣强县黑石埠子。还有若干村落笼统地说是从 武邑、枣强迁来。河北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中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迁,所以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枣强东南即为山东 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德州一线比较方便。


明朝大移民的背景: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据《中国通史·明·休养生息,开垦荒田》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老李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1307年开始移民垦田。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更牛和籽种,免税三年。


再回过头来继续说韩家窝。

韩氏在淄川传承数世后,部分韩氏族人又迁至淄川的周遍县市,今淄博、滨州、东营、潍坊等市多淄川韩氏分布。

关于我们村(青州邵庄镇南王孔村)韩姓的始祖,则是相传在明洪武二年,由武定府韩家窝徙居与此,当时来了兄弟四个,一居青州南王孔,一居青州普通,一居临淄,一居临朐。(via: 《我们村的族谱续订》

我籍贯是山东省青州市东高镇韩家村,村中四分之三家庭是韩姓家庭,其余为苏姓家庭。最近,正值太平盛世(至少像是,虽然社会矛盾越积越多,但是勤劳朴实、少欲少求的农民还是比较能够知足常乐的。),村中比较有才华的年长者与村委组织人员预备修订村中韩姓族谱。

据村里长辈说,村中所有韩姓源起同宗,我们应是南王孔村韩姓一分支,相传是明洪武二年由武定府韩家窝徙居与此,当时来了兄弟四个,一居青州南王孔,一居青州普通,一居临淄,一居临朐。本村应是1720年左右南王孔村韩德带领全家迁至此处,后经过十几代发展繁衍成现在300余韩姓。韩德只是传说,因南王孔村有一石碑记载,并且上面有韩德其名,并育有一子韩修建,从此再无下文,由此可见极有可能是本村之祖。

因社会动乱和百姓文化水平所限,很多人甚至已经无法记得自己爷爷的姓名,记忆较好的也就记得自己高祖父,又因难以查的真凭实据,所以难以完整续订下来。根据韩克宽(叔叔)现存一些地契等求证(最早为嘉庆四年,已距本村始祖三代人左右了),又考究本村实际情况与传闻可完整推理出来。所以,本村始祖应为山东韩姓11世人,我本应为“己”字辈,应为21世。村辈分是:“聿修决德 长发其祥 克己复礼 百世永昌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略有变动。其变祥,祥变文,克多奎,己多景。

由此见来,原山东省委主席韩复渠多为同祖之小辈,因其亦原为河北人氏。我们村的族谱续订 - justhan - justhan 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