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er杂志访谈

1. 我们每人每天在使用互联网,其实对互联网的真正了解却不多,在你看来,互联网给我们或者就对你自己而言带来的最大改变和影响是?

互联网在很多人眼里可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尤其是对一些传统行业的人来说,甚至会觉得它有点可怕。人在未知事物面前都会有恐惧心理,就像电影刚被发明出来时,人们会被荧幕中呼啸而来的火车吓到一样。引用《引爆点》一书中的观点,新的事物会被一小部分“先行分子”接受并推广,当接受新事物的人数积累到一个点时,就会爆发。这几年互联网行业很火爆,说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从创造者(Creator)和消费者(Consumer)这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两个定义不是绝对的,可以互换,比如我是Creator的同时,也是Consumer,而一个Consumer也可能会变成Creator。

Creator: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身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中,就必须去适应并迅速接受新的事物,并借助新事物的力量,来扩展自己的力量。对我来说,互联网更像是一个工具,我用这个工具来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我就依靠这个工具去创造一个新的工具。原始人可以直接投掷石头来杀死猎物,取得食物;当有的猎物无法直接用投掷石头这种方式杀死时,那就需要改变杀死猎物的方式,或者重新打造石头,比如做成石矢、石刀等。

我现在如果断网超过一天,就像原始人没有随身携带武器一样,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落后于他人的感觉很可怕,所以我必须要不断地利用互联网去提高自己猎杀猎物的能力,才能保证自己生存下去。

可以说这是一种Creator们普遍的恐慌,做艺术也是如此,从蛋彩画到现在的新媒体艺术,艺术家们也需要不断去接受新的事物,去拥抱变化。摄影术刚出现时,很多人说架上绘画已死;随着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批评家持这种论调。我觉得有点可笑,因为他们还无法接受这种变化,艺术是包容的,何必去杞人忧天呢。让我觉得欣喜的是已经有不少艺术家开始利用互联网去打造自己的影响力,这是很好的尝试。

不过艺术行业的更新速度跟互联网行业的更新速度还是没法比的,你看几年前很火爆的那些网站,如今很多已经销声匿迹了,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个行业就是如此。做艺术讲究的是一个时间沉淀、价值积累,而我们做网站、做APP,讲究的是一个字:“快”,灵感一出现,马上做个能用的版本上线,简单粗暴,不管好看不好看,先听用户的反馈,哪儿做的不够完美,马上改,改了立马再上线,这样不断地更新迭代,不断优化。有个专门的理论叫“精益创业”,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在这么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自身也需要快速变化以适应环境。我现在会把电脑和手机当做自己身体一部分的外在延伸,通过互联网不断update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期站得更高,看的更远。

但有时候自己会有种成为网络俘虏的感觉,这太可怕了。我不想被任何事物束缚住,所以从去年开始我打算换个环境,去南方找个有山水有水的村子,享受几个月没有网络的现实“隐居”生活。通过回归自然,放逐自己、反省自己。一天只有24小时,在网络上花的时间越多,在现实生活中花的时间就越少,这是很简单的守恒定律。互联网给我带来了金钱、朋友、荣誉,但也从现实生活中带走了我很多宝贵的东西,这让我很矛盾。

Consumer:

对于互联网的消费者(互联网行业里称他们为“用户”)来说,他们不需要去关心那些日新月异的前沿技术,就像去饭馆吃饭,很多人不会去关心食材从哪儿来的,厨师怎么做的,他们关心的是眼前端上来的这盘食物好不好吃。对他们而言,互联网出现和发展,就是这个桌子上的食物变得越来越丰富了。

伴随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势必会影响人们的一些习惯,比如说“快速消费”。以前人们买一件衣服会穿很久,现在买了一件衣服穿不了几天就又去买新的,有的衣服买回来甚至都没穿过。包括微博也是,以前流行写博客,但写博客太慢了,于是有了twitter、微博。140字,分分钟搞定,快吧?哪儿发生了什么事件,第一时间就出现在微博里。可以说,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方式。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对待互联网也是如此。

很多人天天刷淘宝,收快递,买回来的那些东西,真正有用的又有多少呢?有的人发了上条微博,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又有多少?当一个东西可以很容易地被创造出来时,“劣质”也会伴随而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理智,难能可贵。

V2EX网站的创建者livid曾经说过一句话:“你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这些痕迹,究竟有哪些是有意义持续存在的”,现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在网络上说的话,别说再过一年,就是再过一个月,回头看时,也会觉得陌生,甚至毫无意义。我觉得这是对网络资源、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创造内容的人浪费了时间,消费内容的人也浪费了时间。

2. 你认为你的工作最有乐趣的地方在于——

我之前在美术学院学的是Fine Art,现在做的工作是编程,也会做一些设计方面的工作。相对于艺术和设计,我发现自己更喜欢编程,因为前面两者的个人主观性太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你的画、设计作品,在有的人眼里可能是无价之宝的天才之作,在有的人眼里可能就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编程不一样,要么是ture, 要么是false;要么程序成功运行,要么就报错,运行失败。所以虽然都是创造型的工作,我更喜欢不绕弯子、直来直去的编程。

《黑客与画家》一书的作者Paul Graham曾经说过:

“眼下看来艺术家比黑客更酷,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古时候绘画蓬勃发展的那些黄金年代,画家也不像今天这样酷的。现在正是编程的黄金年代,一种新的媒介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热情高涨,兴奋不已,短短几代人就探索清楚了这种媒介的大部分可能性,把它的能量发挥到极致。编程目前好像就处在这个阶段。”

但很多人无法理解编程,觉得枯燥无比。其实编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里面充满了未知,每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每一项新的开发技术,每一款新的产品,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探索一个新世界的感觉非常棒。而且,通过编程,可以体会到自己亲手创造一个东西的乐趣。

记得有人把程序员比作“匠人”,因为大家都是靠手艺吃饭,“技术在身,无可畏惧”。我觉得这个比喻挺好。木匠、泥瓦匠,是利用泥土、石头、木材这些随处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利用价值的东西,打造出椅子、桌子、房子、桥梁,而程序员是利用一个个的字母、数字打造出网站、APP、软件。台湾有个设计师,叫包益民,他在一次TED演讲上举了个例子:几乎人人都会说英语,知道字母和数字,有的人用它们来发短信,而有人则用它们写出了《哈利波特》。

有的“匠人”,会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注入到自己打造的产品中,他们对待自己的产品,就像对待自己孩子。现在人们都在说要怎样怎样“改变世界”,“匠人”不改变世界,“匠人”会自己创造一个新世界。

这就是我工作的乐趣,在我的那个世界里,我就是王。

3. "Geek"这个词自从TBBT以来更火了,那么,你是geek吗?你怎么理解geek这个词?

我觉得真正的Geek肯定不会声称自己是Geek,也不会去想自己是不是Geek,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去想。Geek一旦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Geek这个问题,他就已经不是Geek了,而是一个哲学家。

有的人说我是,我说不是,他们不高兴了,觉得我反驳他们对Geek的认知,是反对他们的世界观,他们说你就是!你都把中央美院的学籍管理系统黑了还说自己不是Geek!

我专门去Google了一下"Geek"的意思,发现《Geek》一书作者乔·凯茨对“Geek”的定义为:

“一群新文化精英,一个热爱流行文化的、以科技为中心的社会不满分子团体。”

——WTF?社会不满分子?no no no,我坚决不是Geek!我热爱社会!

TBBT我很少看,因为觉得有点浪费时间,而且里面那些关于天文学、物理学的理科生段子,作为一个数学只考了6分的文科生,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搞不清笑点在哪儿。

我眼里真正的Geek还是以Steve Wozniak为代表的那群70年代的电脑工程师,Jobs那会儿也是一个Geek,不过后来他蜕变成了一个商人,而憨厚的Woz,痴迷于技术的Woz,一手打造出第一代Apple电脑的Woz,始终保持着自己的Geek本性,苹果每出一款新产品,Woz都会去排队买。可惜的是,70年代这个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随便一个能帮别人修电脑、重装系统、翻墙上Twitter的人都会被称作Geek了。

在国内,Geek这个词正在逐渐让人厌烦(或许就像Hacker这个词的命运), 很多商业站点开始打造什么“Geek一族” 的活动,无疑会给Geek文化带来很大的混淆。用不了多久,很多人会因为太反感而说出来:“你说谁是Geek? 你才Geek,你们全家都Geek呢!” 之类的话。尤其是当你看到陈天桥、丁磊、张朝阳等人也被人叫做Geek的时候。

4. 介绍一下属于你个人制作的项目有哪些?

2009年的时候,做过一个网站叫“基因网”,让人们分享自己的愿望,现在还可以访问,不过我已经停止维护了。

2010年的时候还做过一个“耳闻网”,分享IT圈里的八卦信息,不过考虑到隐私问题,最终没有上线。

2012的时候做了一个网站,叫“Biu”,用户可以在里面创建一个话题,然后大家都可以在这个话题里发表各自的文字、图片,有点像豆瓣小组,还有点像博客。

现在我正在做一个新的项目,打算让那些不会编程的艺术家、摄影师、设计师等创意工作者更方便地创建属于自己的网页,展示自己的作品。

5. 特别介绍一下"Biu"吧。

最早开始决定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是想给那些设计师们做一个图片分享的网站。因为自己平时会浏览国内外大量的网站,看到哪个设计的比较优秀,就截个图存下来。如果有这么一个网站,让设计师把自己在工作中收集的一些素材、截图分享出来,不仅对其他设计师是个帮助,对自身来说也是一个整理、收藏的过程。

那时我在学Python这门编程语言,正好可以一边学,一边把这个网站做出来,学以致用。在写网站的过程中,就慢慢变成了“基于话题,分享内容”的这么一个网站,等于在原先的图片分享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功能。

从2012年7月份开始写,一直写到11月份才写完。这四个月里,我都很少出门,也不和任何人联系,白天睡觉,下午6点起床吃饭,然后打开音乐,开一瓶酒,开始写代码,写high了、喝high了,就光着身子在屋子里玩滑板、打架子鼓,出一身汗,继续写,一直写到凌晨2点,出门吃饭,然后回来继续写到天亮,倒头便睡。最后我算了算,一共写了6万5千行代码。

因为我那会儿是刚开始学Python编程,所以遇到了无数的技术问题,有时候会在一个难题上卡住,花一晚上的时间都毫无头绪。我现在还能感受到难题最终被解决时的感觉,这也是编程工作的乐趣之一。

过了黑白颠倒的四个月后,我发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只要不是阴天,出门必须要戴太阳镜,要不然看什么都觉得刺眼;神经衰弱,稍微一点大的动静都会吓一哆嗦;白天有气无力,一到晚上就两眼放光,脑子转的飞快,跟放烟花似的;头发越来越长的同时,也越来越少。

虽然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最终发现,只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把这个“孩子”生出来,但养“孩子”这种事情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我有做网站的技术能力,但没有运营网站的能力。所以我便停下手上的工作,开始反思自己做这个网站的意义。除了学到新的技术,认识了新的朋友,我好像没得到任何回报。它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收入,虽然有几家公司看到这个网站之后让我去他们公司工作,但我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那种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方式了。它也没有给别人带去什么帮助,没有多少人知道它。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最大的痛苦可能就是他建造的房子没人去住;那最最大的痛苦呢?他建造的房子不仅没人住,连知道这座房子的人都没有。这真是一个孤独的建筑师啊!

后来在沈嘉柯的《逃跑者》一书里读到这么一段话,令我心有戚戚焉。

“不想赚钱的咖啡馆,不求回报的暗恋狂,我觉得这些人演的都是同一种戏码。他们并没有认真准备去做一件事,所以也不打算去接受糟糕的结果:咖啡馆不赚钱就会倒闭,合伙人也会反目成仇;痴迷暗恋的人容易孤独终老,同时虐待自己一辈子。”

从一开始做Biu就没有想过要拿它赚钱,纯粹只是为了学习编程,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失败是必然的。接受了这个现实、认清了原因之后,就轻松多了。现在我还偶尔去Biu看一眼,打算等以后有精力了,再重新调整一下。

6. 有没有一个一直贯穿在你脑海中的设计理念,或者说是最初没改变过的设计理想?

还记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网页设计师,俗称“美工”。08年那时刚刚知道有这么一个职业,我跟女朋友说:我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了,我要做一名网页设计师。她笑着说:好啊,恭喜你,加油!那时候我对设计一窍不通,更别提什么设计理念了。

转眼6年过去,彼此各奔天涯,我也从一个只会用photoshop画页面的菜鸟美工变成了“做的了设计,写的了前端,查的了Bug,装的了服务器”的“全能选手”。在不断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对设计的理解也在不断改变。

以前我以为好的设计就是“看起来好看的设计”,开始写代码之后,觉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用。锤子设计的再华丽精致、漂亮优雅,它还是一把锤子,人们使用锤子,不是为了它的好看。现在我开始有意识地去避免思考设计,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思考内部逻辑上,这也是学习编程带给我的一个改变。任何事物的运行、存在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设计则是一个约束限制和整理归类的过程。优秀的设计应该是对内部逻辑之外在表现的再整理,脱离了逻辑的设计只是一个好看的皮囊而已。而完美的设计则是“空”,唯有空,才能装下所有;感觉不到设计的设计,才是真正的好设计。

乔布斯有句话,说的就特别好:

“Most people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design is what it looks like. People think it’s this veneer – that the designers are handed this box and told, ‘Make it look good!’ That’s not what we think design is. It’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7. 推荐一个你十分喜欢认为也很适合我们的网站吧~

FvF(Freunde von Freunden) http://www.freundevonfreunden.com/

Freunde von Freunden是德语,意思是“朋友的朋友”。FvF这个网站是一个与目前时下那些「设计分享」「精品设计」或是「时尚杂闻」等网站都不一样的网站,它独一无二的只专注在「纪录」这件事情上,而且纪录的对象不是摄影师就是艺术家、画廊管理者,或是音乐人、作家等。

FvF会拍摄纪录他们的房子,他们的家,他们工作的地方,还有他们对创作的想法。这些被纪录的对象都不是什么鼎鼎大名的艺术大师、参展获奖王,不是各国双年展一定争相邀请的对象,也不是什么著作等身,䀻请众多助理的大师,他们大多就是真实的艺术工作者,或是经纪人,认真的在世界各地角落,为建筑、设计、艺术、创意活动工作着。

这个站是一家德国公司开的,他们以「采访」为己职,想认真的报导在艺术这一块这些创意人的真正面貌。一开始主要都是采访柏林当地的艺术工作者,后来才慢慢的延伸到海外去,每一个访谈的文​​字都不多,先是摄影大图,然后才是访谈的QA,都是原汁呈现。有世界各地城市屋子里的样子,也有创意人的想法。

8. 专业之外的爱好——

除了画画和编程之外,我有时候还会玩音乐,风格偏向于House、Downtempo之类的电子。05年时喜欢听Post-rock,但现在基本只听Pink Floyd。

以前还喜欢收藏电影DVD,CC出品的基本都会收。后来嫌搬家麻烦,就都卖了,现在想想挺可惜的。

现在是尽量的减少自己的爱好,爱好越多,欲望越多;欲望越多,活的越累。

9. 最喜欢的城市——

我去过的城市很少,停留超过1周的城市只有潍坊、青岛、天津、北京、广州、杭州、安徽黄山。

因为朋友不多,也不参加什么聚会活动,即使住在城市里,我的活动范围也只限于我居住地附近。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忍受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恶劣的空气呢?我现在向往村庄、田野,早上叽叽喳喳的鸟叫,木柴在炉灶里燃烧,庄稼地里的露水和昆虫,清风吹过山岗。

我想忙完手上的这几个项目之后,赶紧“逃离”城市,在郁郁葱葱的山脚下、水塘边,租一小块田,种菜、养鸡养鸭,学习如何用石头和木头建造一个简陋的房子,在全是落叶的遮天森林里徒步行走,在房前挖一个游泳池,晴朗的晚上,漂浮在泳池里,听着Pink Floyd,仰望星空。